产品概述
GMD-R4电法仪是结合成熟的直流电法理论,采用32位A/D高精高速过采样记录技术、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win操作系统技术、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阵列逻辑技术等当今新电子技术研制的交流激发极化法和直流激发极化法为一体的新一代电法仪。图1展示了完整的GMD-R3电法测量电系统,包括了GMD-R3时频激电仪主机、采集终端X-10、X-4、X-24、X-60收发一体级联式电极转换器、高密度和被覆线电缆、金属电极。该系统以R4多功能之流电法仪为测控主机(以下简称R4主机),通过选配X-10、X-4、X-24、X-60等不同的多路电极转换器及配套电缆,实现二维、三维普通高密度电阻率测量。
高密度系统特点及功能
中深部激电精准找矿的设备——独特的低功耗设计与接力式通讯技术,可以实现km数量级的长剖面高密度激电测量,可有效、准确地获取中深部的激电信息。
智能友好的操控终端——智能滚动测量,可使断面无限接续,也可任意选择起测点和复测点;自定义跑极文件,除标准高密度装置形式外,还可按照实际需要自定义跑极方式;完善的测量控制过程,具有接地电阻检测、电极电位超限自延测量和自动增益功能,确保在极强的背景噪声下仍能获得高质量的原始数据;实时监测,测试过程中实时显示视电阻率/视极化率拟断面色谱图、曲线图及视电阻率/视极化率、一次场电位等测量实值。
GMD-R4主机特点
应用与实例
野外工作技术
测网布置
地球物理工作的测区一般是由地质任务确定的。对主要应用于工程及环境地 质调查中的高密度电法而言, 按工程地质任务所给出的测区往往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只能在需要解决工程问题的有限范围内布设测线、测网,可供选择的余地往往很少,这是一般工程物探经常遇到的情况。测网布设除了建立测区的坐标系统外,还包含了技术人员试图以多大的网度和怎样的工作模式去解决所给出的工程地质问题,在这里,经验和技巧非常重要。特殊情况下,高密度电阻率法可布设不规则的测线和测网,尽可能在有限
的测区内获得更多的测量数据。
根据工作目的,在地质选定的“靶区”内,选择地形条件较好的区域,布置尽量垂直地下水流向(储水构造走向)的测线,同时布置足够远的“无穷远”。尽力保证每个电极接地良好。
装置选择
通常使用的装置的选择,不同的测量系统(请联系我们要详细资料), 但也各有特点, 有的高密度电阻率仪提供了十多种装置以供选择。不同装置可联合使用, 也可根据需要单独使用。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装置应考虑:(a)探测目标的特性、(b)仪器灵敏度以及(c)场地噪声本底水平,更要考虑:d)装置对地下电阻率水平或垂向变化分辨能力、(e)探测深度、(f)有效探测范围以及(g)信号强度。
小电极距和排列长度的选择
小电极距和排列长度的选择取决于地质对象的大小和埋藏深度。要保证有足够的横向分辨率,探测目标体横向上至少要有 2~3 根电极通过。同时,由于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上是一种二维探测方法,所以在保证极距能够探测到主要地质对象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围岩背景也能在二维断面图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如对小而深的探测目标体,要求较小的电极间距和较多的电极数。对于长剖面,可以通过电极的移动来获得连续的断面数据。图?是温纳-斯伦贝谢装置通过两次移动来获得18 x 剖面长度的例子。一般地,在剖面对接时要重叠三个点,重叠点的数据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
接地电阻
首先检查接地电阻,必须保证每根电极的接地电阻处于同一级别(大至相同),这步很重要,如果这步做得不好,很难保证高密度数据的可靠性,也就谈不上高密度电法的勘测效果了。
图 温纳-斯伦贝谢装置移动测量示意图
实例
黄河河堤隐患探测
装置形式:温纳装置
AM排列
特点:测量断面为平行四边形,测量一次场幅度大,本方法适合勘查铁路路基,江河大提坝,及提坝注浆质量检测,测试精度工作效率高结果直观等特点。
Copyright © 2024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方网站-West Ham United | | 沪ICP备2021010168号-1